「愛心傳餸」慈善計劃2018

歡迎您作出任何金額的捐助,感謝您願意為項目出一分力,並選擇不需要任何回禮。
您的支持能讓1名長者獲得約1個月的新鮮食材 。
(捐款可獲捐款收據乙張)
您的支持能讓5名長者獲得約1個月的新鮮食材。
(捐款可獲捐款收據乙張)
您的支持能讓10名長者獲得約1個月的新鮮食材 。
(捐款可獲捐款收據乙張及長者心意卡乙張)
您的支持能讓1名長者獲得約1年的新鮮食材。
(捐款可獲捐款收據乙張及長者心意卡乙張。)
您的支持能讓5名長者獲得約1年的新鮮食材 。
(捐款可獲捐款收據乙張及長者心意卡乙張)
您的支持能讓10名長者獲得約1年的新鮮食材。
(捐款可獲捐款收據乙張、長者心意卡乙張)
香港不少長者受身體變化、家庭狀況、獨居、行動不便或經濟等種種原因影響,在生活上出現困難,甚至到街市買餸或跟老友記見面也感吃力,因而難展歡顏。
關顧長者身心的需要,捐出200元正予基督教靈實協會(靈實)「愛心傳餸」慈善計劃,即可資助一位長者一個月的食材,或成為義工,為長者及有需要人士派發餸包和送上關懷,可幫助他們改變生命。
雙老的故事:
胡婆婆來到將軍澳靈實健明中心領取餸菜包時一臉焦慮,原來留在家中的母親楊婆婆鬧情緒,令她憂心忡忡,社工遂請她把媽媽也帶到中心。轉瞬間,胡婆婆推著坐輪椅的楊婆婆來到,媽媽笑得燦爛,女兒一臉輕鬆,明顯放下心頭大石。
68歲的胡婆婆和93歲的楊婆婆在港無親無故,十年來相依為命;從前,胡婆婆推著坐輪椅的媽媽到擠迫的街市買餸諸多不便,自己外出又掛心媽媽獨留家中易生意外。另一方面,節儉的媽媽不讓女兒買肉,就算買了也罷吃,以示不滿,女兒卻擔心媽媽不夠營養,故經常吵架。參與「愛心傳餸」慈善計劃後,楊婆婆食慾大大改善,比以前更健康、更開心,兩母女的關係更融洽。胡婆婆笑說:「看她(楊婆婆)現在多美,我都不及她漂亮!」
愛自由的故事:
梁伯伯舉止斯文,樂觀健談,獨居的他愛分享歡度閒暇的樂趣。他參與「愛心傳餸」慈善計劃多年,看見餸菜包有蕃茄和豬扒,即向社工說:「夠吃兩餐了!」他腦筋轉了一轉又說:「啊!家中有雞蛋,不如蕃茄炒蛋…」
82歲的梁伯伯年輕時左眼意外被網球擊中,導致眼球正中位置出現裂痕,看中間的影像時一片模糊,只能看到兩邊的事物,但由於擊中他的人經濟環境不理想,梁伯伯不忍索償。除了左眼視力欠佳,他近年患上痛風症,發作時腳部關節疼痛且不靈活,更曾於街市跣腳受傷,但因獨居而忍著痛往街市。「愛心傳餸」提供新鮮餸菜包,讓他拿了食材就可回家煮食,既方便又安全。他更讚賞「愛心傳餸」令他生活得更自由,每天可到將軍澳海濱長廊漫步,有時間就到國內旅遊探親,活出他自己的優質生活。
長者到街市買餸不是很好的外出活動機會嗎?
部分長者行動不便,街市的地面濕滑,人多擠迫,增加他們發生意外的機會。「愛心傳餸」慈善計劃把新鮮的食材包裝後,經靈實屬下的六個地區中心,包括將軍澳區及觀塘區等,每個星期兩至三次派發給長者。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更有靈實員工及義工將新鮮餸菜包送到他們家中。而靈實的地區中心成為領取餸包長者的聚腳點,讓他們在安全的環境和輕鬆的氣氛中,與其他長者互相認識及聊天,擴闊生活圈子。
為什麼不直接每月派發200元給長者?
有部分長者面對經濟壓力,在生活開支的每個細節上「死慳死抵」,「算過度過」去使用一分一毫。甚至有些寧願拾荒,或是收集紙皮回收,以幫補生活費,也不願張開手求助。你知道嗎?他們需要的不獨是生存,更重要是得到尊重和保存自我價值。
我的捐款真的能改變生命嗎?
長者在收到「愛心餸包」後可發揮創意,自由地運用新鮮食材烹調他們喜歡的餸菜,令他們從煮食中提升自信之餘,也可讓他們在自我照顧過程中得到自豪感。不少長者在參與計劃後變得開朗正面,與家人相處更和諧,社交關係和生活質素也得以改善,活出更多姿采的晚晴。
「愛心傳餸」慈善計劃不單純是扶助有經濟困難長者的計劃,亦不是一般的籌款活動,它是出於對社會的一份關心,以及對長者的一份尊重。
為了令「愛心傳餸」得以延續,讓更多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受惠,我們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幫助,請捐出200元正資助一位長者一個月的食材,或成為「愛心傳餸」的義工,在中心為長者派發餸包和送上關懷。
我希望可以為「「愛心傳餸」慈善計劃2018」籌得HK$5,000。
我希望可以為「「愛心傳餸」慈善計劃2018」籌得HK$1,000。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以接收最新資訊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以接收最新資訊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Reddit